智能录播系统一般由视音频信号采集系统、摄像跟踪定位系统、录播控制系统、环境系统组成。
视频信号采集系统由教师摄像机、学生摄像机和板书摄像机三种类型的摄像机组成,教师摄像机和学生摄像机采用带有旋转云台的快速球形摄像机,分别对准跟踪拍摄目标。板书摄像机应能清晰拍摄黑板上书写的全部文字和图形,既能拍摄黑板的局部,又能拍摄黑板的全部。板书摄像机的数量根据黑板宽度和摄像跟踪定位方案的不同而各异。采用定焦距固定安装的多摄像机定位摄制方案,通常每台摄像机的覆盖区域为2米。
音频信号采集与视频采集一样,高质量采集和录制课堂现场教师讲课的语言和互动教学的师生声音非常重要, 应参考执行国标GB50371- 2006《厅堂扩声系统设计规范》中会议类扩声系统声学特征指标的最低等级(二级)的要求,保证所采集信号的质量。拾音设备由教师拾音话筒和学生拾音话筒组成。
智能跟踪定位系统可实现对教师、学生位置的智能跟踪,并根据讲课过程自动切换视频。跟踪控制系统的实现方式主要有红外线控制方式、图像识别控制方式、超声波控制方式。
录播控制系统包括录播软件、录播控制台和智能切换控制系统。实现自动录制、自动切换、自动停止。录播软件能完成单画面、画中画、多画面模式的课件录制,自动生成片头片尾。录播控制台设备可自动或手动控制设备协同工作,控制设备的切换、使用、参数调节,并通过显示、指示功能,直观地得到结果。智能切换控制系统能实现智能剪辑,自动编辑,提供多组输入输出接口,自动镜头切换,实时录播。
智能录播教室具有隔音功能、室内通风良好、温度和湿度 适宜;配置相应的灯光,保证摄像效果。光照布置首先要保证主讲教师的面部图像表现效果,其次要满足学生 笔记用光需要,但要避免影响投影幕上呈现的画面效果。